星期日, 11月 26, 2017

台灣所需要的國際觀

當年台灣經濟發展  是因為將產品賣到全世界
現在經濟發展遇到瓶頸  大家說 因為台灣缺乏國際觀  產業走不出去
聽起來 有點矛盾
如果台灣現在缺乏國際觀  難道以前的台灣更有國際觀嗎?

剛剛想到了一個解釋:
製造業的國際貿易  主要需要“翻譯和溝通”  東西價錢比較低  就賣得到外國了
但要將“服務”賣到外國  “翻譯和溝通”遠遠不夠
還需要理解在地的文化、人、組織..
推出來的服務才勉強有點競爭力..
台灣的經濟動能斷鏈  是因為忽然從高製造業占比跳到高服務業占比
而缺乏能夠了解甚至發展國際市場的人才
造成各式各樣新的產業  都賣不出去

所以  在製造業時代的國際觀  會外文就夠了
在服務業時代的國際觀  會外文只是基礎而已  還要深入了解才有辦法規模化發展
台灣需要培養大量高中畢業後直接出國念大學
在外國就業五年後回國這種人才
最為合適.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